整頓辦函〔2011〕1號
各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人民政府辦公廳,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辦公廳:
根據(jù)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(fā)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》(國辦發(fā)〔2010〕17號)規(guī)定,為深入開展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(zhì)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整頓工作,我辦制定了《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(zhì)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(第五批)》,并對前四批已公布名單的部分內(nèi)容進行了補充、修改?,F(xiàn)印發(fā)給你們,請依照執(zhí)行。
附件:1.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(zhì)名單(第五批)
2.食品中可能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(第五批)
3.對前四批名單的補充和修改內(nèi)容
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
二〇一一年一月三日
附件1
序號 | 名稱 | 主要成分 | 可能添加或存在的食品種類 | 添加目的 | 檢測方法 | 可能涉及的環(huán)節(jié) |
1 | 五氯酚鈉 | 五氯酚鈉 | 河蟹 | 滅螺、清除野雜魚 | 水產(chǎn)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鈉鹽殘留量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(SC/T 3030-2006) | 養(yǎng)殖 |
2 | 喹乙醇 | 喹乙醇 | 水產(chǎn)養(yǎng)殖飼料 | 促生長 | 水產(chǎn)品中喹乙醇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(農(nóng)業(yè)部1077號公告-5-2008);水產(chǎn)品中喹乙醇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法(SC/T 3019-2004) | 養(yǎng)殖 |
3 | 堿性黃 | 硫代黃素 | 大黃魚 | 染色 | 無 | 流通 |
4 | 磺胺二甲嘧啶 | 磺胺二甲嘧啶 | 叉燒肉類 | 防腐 | GB/T 20759-2006畜禽肉中十六種磺胺類藥物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-串聯(lián)質(zhì)譜法 | 餐飲 |
5 | 敵百蟲 | 敵百蟲 | 腌制食品 | 防腐 | 目前沒有檢測食品中敵百蟲的國家標準方法,可參照 《SN 0125-92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敵百蟲殘留量的檢驗方法》。 | 生產(chǎn)加工 |
附件2
序號 | 食品添加劑 | 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類別 | 主要用途 | 檢測方法 | 可能涉及的環(huán)節(jié) |
1 | 胭脂紅 | 鮮瘦肉 | 增色 | GB/T 5009.35-2003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 | 生產(chǎn)加工、流通 |
2 | 檸檬黃 | 大黃魚、小黃魚 | 染色 | GB/T 5009.35-2003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 | 流通 |
3 | 焦亞硫酸鈉 | 陳糧、米粉等 | 漂白、防腐、保鮮 | GB/T 5009.34-2003食品中亞硫酸鹽的測定 | 流通、餐飲 |
4 | 亞硫酸鈉 | 烤魚片、冷凍蝦、烤蝦、魚干、魷魚絲、蟹肉、魚糜等 | 防腐、漂白 | GB/T 5009.34-2003?食品中亞硫酸鹽的測定 | 流通、餐飲 |
附件3
序號 | 名稱 | 主要成分 | 對主要產(chǎn)品類別等的修改內(nèi)容 | 備注 |
1 | 皮革水解物 | 皮革水解蛋白 | 將“皮革水解物”修改為“革皮水解物”; 將“檢測方法 ”適應范圍限定為“僅適應于生鮮乳、純牛奶、奶粉” | “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(zhì)名單(第二批)”第1條 |
2 | 甲醛 | 甲醛 | “產(chǎn)品類別”中增加“血豆腐” | “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(zhì)名單(第一批)”第11條 |
3 | 蘇丹紅 | 蘇丹紅 | “產(chǎn)品類別”中增加“含辣椒類的食品(辣椒醬、辣味調(diào)味品)” | “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(zhì)名單(第一批)”第2條 |
4 | 罌粟殼 | 嗎啡、那可丁、可待因、罌粟堿 | “產(chǎn)品類別”中增加“火鍋底料及小吃類” | “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(zhì)名單(第一批)”第17條 |
5 | 氯霉素 | 氯霉素 | “產(chǎn)品類別”中增加“肉制品、豬腸衣、蜂蜜” | “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(zhì)名單(第四批)”第11條 |
6 | 酸性橙II | “產(chǎn)品類別”中增加“鮑汁、腌鹵肉制品、紅殼瓜子、辣椒面和豆瓣醬” | “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(zhì)名單(第四批)”第10條 |
來源:http://www.nhc.gov.cn/wjw/gfxwj/201304/da7d3e0fb01e488f8a47282296b494e3.shtml
評論前必須登錄!
立即登錄 注冊